目前分類:閱讀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undefined

《大小說家如何唬了你?一句話就拐走大腦的情節製作術》

這幾天把這本書也翻完了,這是一本教寫作者如何安排小說故事的書,作者是資深出版編輯。每一章從一個腦神經科學的觀念發想,以人類是如何閱讀故事的 角度來談該如何創作。所以角色動機要明確,主題要一致,情節要有邏輯脈絡,要剔除一切無關的元素,要召喚讀者的感情…以一本向讀者諄諄教誨的書來說,內容 還滿符合她自己對小說敘事的要求,所以讀來頗順暢,裏面也舉了很多實際的例子讓人看了很有感覺,雖然有時會感到作者有點囉嗦。

以前最常聽見的一個例子就是故事前面出現了一把槍,這把槍後面就一定會被擊發,未經細想時會覺得這大概是照顧讀者的俗成,不過這本書更進一步說明故事埋入 的伏筆如果沒有在後頭適當的呼應,會如何地污染了讀者對情節的專注,每個寫到故事的元素都會在讀者大腦中成為種子互相纏繞,如何控制這些糾纏的枝芽並引導 出一個脈絡變成寫作者最大的命題,也是很多人忽略的誤區。

書中完全以封閉的敘事為標準,對於實驗式、缺乏邏輯的書寫頗有微詞,這大致上應該是對的,畢竟就算是非通俗的藝術電影或文學小說,仍然還是有其敘事脈絡 的,只是其援用的元素和題材不同罷了。不過讀的時候不免會想是否還有別的可能?暫時想到的就是所謂詩電影了,比如《路邊野餐》這種是脈絡不明顯的敘事作 品,還是如導演所說以詩的概念來創作?詩是否有敘事,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拆解嗎?不過這大概是超出本書的範圍了。

alfredo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undefined

《面對肥胖的真相》有點算是科普書而不是減肥書,題目在挑戰過去認為多吃少動是造成肥胖的原因,重點不在熱量多少,或是運動消耗了多少熱量,而是吃了什麼 種類的食物。基本上作者的主張就是減少甚至避免糖和碳水化合物,改成攝取大量的脂肪和適量的蛋白質,這樣不但可以減肥還可以降低心臟病的風險,以及避免各 種代謝症候群疾病。

這些並不是什麼近年的發現,而是在二次大戰前就已經成為常識的觀點,只是六零年代開始英美提出熱量太多造成肥胖的說法,以及高脂肪飲食會造成心臟疾病,實 際上這些都沒有明確的證據,但數十年來已形成新的常識,後來許多實驗和研究都展現了相反的結果,也才逐漸有改變的聲音。近年很多所謂講求食物GI值的減肥 法,或是減糖和澱粉的觀念也已經不新鮮了。

不久之前美國才修正了飲食建議對膽固醇的看法,不禁讓我對某些建康專家靠推行錯誤的觀念而功成名就,卻誤導了整個世代感到很悲哀,這大概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因為人本來就是無知的。

另外一個是從演化和基因觀點來看,人類文明是近一萬多年才進入農業社會,開始大量攝取碳水化合物,史前人類大多數演化過程中都是狩獵為生,以動物性脂肪為主要食物來源。也就是從基因觀點人類身體應該更能適應肉食,而且會更健康。

全書分兩個部份,第一部份主要在挑戰並反駁過去主流的多吃少動是肥胖的主因的說法,強調肥胖是生理問題,不是心理問題。並大量介紹各種研究與歷史典故。第 二部份詳細介紹人體發胖的機制,指出碳水化合物如何引發胰島素大量分泌最後造成體內調節脂肪機制出現問題,不是因為吃太多造成發胖,也不是因為新陳代謝變 慢所以發胖,而是身體正在發胖造成食欲增加或是新陳代謝變慢,之前都搞錯因果關係。同樣搭配許多歷史研究和飲食建議。

不過作者說的觀念和過去很多觀點唱反調,上網查一下很快會找到許多不同的看法,包含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可能副作用,書裏已經有對許多反對說法提出論證去反駁,但在冒然改變飲食之前還是保守點好,其實作者也說希望讀者對本書的內容抱持批判的態度來思考。

另一個問題是,就算真的開始改變飲食,拒絕碳水化合物談何容易。不碰麵包、米飯、麵食,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吃東西了。

alfredo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oW68bWAkJeo/T0xYBSUHk4I/AAAAAAAACYc/kXtOWrbGzZs/s360/MatsuuraYataro.jpg

《找到你的工作好感覺:松浦彌太郎的舒服工作術》

(2011-08-19)

其實是本小書,內容不多,也沒什麼架構,就是作者一些想法碎念過去。很容易就看完了。當然因為作者本身有他一套工作和人生哲學,所以才能在書中形成一些統一的性格和觀點。

作者認為工作的意義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所謂有用是對別人產生價值,能幫助別人獲得幸福,從而自己也能獲得最大的快樂,這形成書中主導的觀點之一。

再來他認為工作是人生的一部份,所謂工作和私人生活要有所區隔但又無法分離,所以要努力在工作中尋找快樂與意義,但又不值得為工作犧牲私人生活。1.健康2.生活3.工作是他的優先順序,沒有健康和好的生活品質,工作也不可能做的好,這整個就是人生,是環環相扣的。

最後一點應該是作者認為人要一直處在一種開放和新鮮的狀態,要不斷反省自己,要多方嚐試,要虛心接納包容別人,不要讓自己被制約或過於安逸....等等

大概書中很多觀念都源自上面這幾點,比如說他對穿衣的哲學,甚至買鞋的哲學。或是他很少用電腦,從不加班,注重工作時限承諾,平時面帶笑容,或是要給自己放空的時間,試著去信任別人,過濾無用的資訊,不要害怕失敗,要不斷地去做準備、對思考和靈感的專注...書中一堆這些看來很鎖碎的東西。

若要說真學到什麼東西,就是與其去模仿書中一些工作的觀念與習慣,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工作甚至是生活的意義與初衷,找到重心之後再以此來的思考建構自我的工作與生活風格。如果一直追著時限,計算開會次數和在意幾點下班之類的表面,那就是被工作和生活折磨,而不是駕御工作。

alfredo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OtWIst5HVaA/T0xU6jW63lI/AAAAAAAACYU/1sqFwpe10wk/s360/YouAreNotAGadget.jpg

 

《別讓科技統治你:一個矽谷鬼才的告白》

(2011-10-07)

最近在看一本書《別讓科技統治你》,作者是虛疑實境之父Jaron Lanier,他是誰我不知道,只知道他也是網路科技界的老骨頭。他在書中提出很多對現在網路發展的批判也因此好像多了一些份量。書寫的不算好讀,雖然是小書,但比較像是個人的碎唸少了一些清楚的脈絡,還有一些不太好懂的專業名詞和觀念。有些論點不免讓人覺得他好像是不喜歡網路世代的老古板。

不過我想可以刺激思考的地方滿多的。比如他花很多時間批評現代網路界對電腦連結而成的集體智慧的盲目信仰(如Google,如開源程式)。直說群眾智慧的扁平化抹殺了個人的創作。他也不斷批評社群網站把人際關係和人的樣貌給僵化樣板化,抹殺了人的自我。同時也身為音樂家的作者更花了許多時間談各種資訊開放和免費的文化如何殺了音樂產業的產值和品質。甚至他也把雲端和虛擬再虛擬的觀念牽扯到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的亂像。

當所有一切都雲端化電子化,人們看網路上的影片,讀網路的文字、聽線上音樂,如果傳統的創作者再也無法生存,一切都轉到網路的集體智慧,我們是否是在扼殺文化創意?對新時代藝術形式的期待是否會成真,那又會是什麼樣貌?位元、大量的資訊、雲端、電腦智慧,他認為這些資訊本身毫無意義,除非有人的介入詮釋。所以重要的是科技要來依附於人的需求,而不是人被科技給制約,失去了靈魂。

對照到最近賈布斯去世的消息,裏面也提到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軟體公司就是一家封閉的而不是開源的公司(蘋果),所以iOs vs Android誰好誰壞在他的思路下反而有不同的見解,這種開放系統圍攻封閉系統的戰爭,到底是iphone比較吸引人還是androd手機比較吸引人呢?

alfredo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OcsrMNVscxY/T0xMdjjXWAI/AAAAAAAACYM/NdqCouVfbvQ/s360/BornToRun.jpg

《天生就會跑》

(2011-08-14)

把之前放了很久看不太下去的《天生就會跑》拿來繼續讀,突然內容就變得滿有趣的,一下子就翻完了。而且一邊讀會一邊有種想換上跑鞋去跑一趟的衝動。

書的結構主要是以主角自述他深入南美原始部落追尋世界上最會跑步的民族為主,記錄這其間的戲劇性過程,以及最後集結了許多超馬好手來到南美和當地原住民進行的一場比賽。中間穿插了很多背景介紹,包括作者在內許多超馬跑者的心路歷程,還有從歷史、演化、解剖學、運動學的觀點來探討人類是否是生來就適合跑步的物種?最後是把跑步的文化從競賽、商業、健身的框架中解放出來,直接提升到一種哲學與心靈的層次,成為人類文明進化的一條線索與方向。

基本上這本書在對現代跑步觀念迷思的反省當中,也像是一種對現代文明的反省。尤其裏面出場的許多跑者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程度的反社會主流價值的性格,他們跑步的目的不是為了獎牌獎金或名聲,而是單純為了跑步的樂趣,而且他們都熱切挑戰在自然的深谷中奔跑,而不是在都市的平坦路面。當然在作者的包裝下這些人物都多了些浪漫的傳奇色彩,像是武俠世界裏的各路高手。但他們不是爭個你死我活,而是一種類似世界大同般的互相幫助合作的跑步活動。

另外這本書介紹的一個有意思的觀點,現代長跑者常常腳部受傷的原因是在於現代慢跑鞋設計完全是錯誤的,反而脫掉鞋子跑步才能找回人類原本輕巧、不易受傷的跑法。從慢跑的觀點來看,所有運動鞋廠商所加上的氣墊和保護,完全是商業思維下造出來的垃圾,反而是平底的,腳掌可以直接感受地面的鞋子才是對跑步最好的設計。

這連結有作者在TED的演講:Christopher McDougall: Are we born to run? | Video on TED.com

這演講有點亂,基本上是濃縮了書裏面的很多觀點。

alfredo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FZYGUVCUAPo/T0xKK2FyMwI/AAAAAAAACYE/gZg_7ojI3Jc/s360/TheGooglizationOfEverything.jpg

《Google化的危機》

(2011-07-09)

前兩天才翻完《Google化的危機》,這本書除了翻譯不佳內容有時略顯生硬之外,內容也算是滿充實的,從很多方面描述記錄了這十年來Google發展的一些策略和爭議性,讓讀者去思考Do No Evil背後的真相。內容包含了Google廣告營收的機制、Google Map的一些隱私權爭議、與中國政府的對抗與妥協,全球圖書電子化的爭議與訴訟等等....。

感覺作者在本書的一個質問是,像Google這麼大的一個公司,我們真能無條件地把自己的資料交給它嗎?我們真能完全相信它所說的全球知識分享的願景嗎?把網路時代新發展出的資源和權力完全交給一家私人公司是妥當的嗎?假設有朝一日Google掌握了全地球的知識資源,但我們在存取搜索使用這些資源的背後,這些知識的架構卻是以創造廣告營收為思維在設計運作,這真的是好的願景嗎?有沒有可能有別種思維與之競爭?

在最後一章作者也提出了他參與發起的全球知識計劃,也就是要在有別於商業思維之外,以另一種公共參與的方式來建構一個能更細致地對待人類文化差異與文明發展的全球網路知識庫。

嚴格說來並沒有什麼勁爆的內容,而是比較讓人去思考傳統國家法治和社會公共建設與全球私人網路公司在新時代網路文明場域的拉扯。這本書也沒有要提供黑白分明的立場與答案,一個目標是在使用者擁抱Google的同時,可以對背後一些議題有更多的警覺與思考。

alfredo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NFt-gFqLDxY/T0w_v-6KfLI/AAAAAAAACX8/01D13jV50SQ/s360/ILiveInTheFuture.jpg

《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Facebook, iPad, iPhone如何翻轉我們的世界》

(2011-04-10)

翻完了《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算滿好看的一本書。裏面用生動的文筆描述了現代網路通訊的科技如何塑造出新的網路生活模式,並且思考與反駁了許多人對網路的質疑。

作者任識於紐約時報,不過他開宗明義就自白他早已經停訂了實體報紙,從這裏就帶出了傳統媒體面對網路的恐懼,不管是雜誌報紙、書籍、音樂、電影,甚至是教育、行銷等等社會許多不同的媒體都會受到來自網路的挑戰。作者試著去從各種不同方向去找尋新媒體的可能性,以及思考產業要如何適應。比如他的第一步就是去訪問色情產業(色情產業從歷史上來看是最能適應新科技形式的產業),但在網路時代色情工業也遭受很大的挑戰,如大量的盜版和素人自拍的免費網路短片等等。雖然面對網路時代色情業還沒有明確可行的答案,但提高品質降低價格以及分眾化個人化都是業者努力的方向,人們仍然需要看A片,只是不願意再付出同樣多的金錢,而且口味更加私人更渴望主導性。

這也是這本書的一個重點,傳統的大規模單一價值的商品,將由更分眾更私人的體驗所取代,這也順勢帶到網路社群的運作與對生活的影響。比如Twitter或Facebook就可說是新一代的新聞媒體,它們部份取代了傳統媒體,提供給使用者他們各自關心的訊息,而這些訊息是透過社群彼此分享而達成的。而使用者面對龐大的網路資訊所可能產生的焦慮,作者認為只要積極去建立自己的網路訊息社群,互相過濾,相信有價值的新聞自然會找上門,不用太煩惱資訊過多的問題。

alfredo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買了兩本關於「工作」這個主題的書。

第一本是芭芭拉艾倫瑞克的《我在底層的生活》,內容是關於作者身為一位專欄作家,以一位單身六十歲婦女的身份試著在異地實驗自給自足的勞工生活,幾次的實驗中她從事了餐廳女服務生、清潔工、大賣場銷售員等工作,嘗試著看是否可以靠工作的薪水來支付三餐和房租,並從中第一手觀察貧窮勞工的職場樣貌。

其實這本書比較是作者以他自已體驗過的角度來揭露美國貧苦勞工的慘境,所以大部份就是一些很折磨人的挫折故事。重點不在於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工作的辛苦以及找到工作後要面對條件很差的工作環境和收入。作者在從事底層工作體驗時的宿命就是賺得錢永遠沒法付清房租和其他生活消費,所以必需一直長時間出賣勞力工作,直到撐不下去為止。這大概就是書中一直重覆的事。

我覺得說不上有什麼文學性在裏面,很碎碎唸的風格,但文學性大概也不是這本書的重點。我覺得比較可以思考的地方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到一個極致,資本家如何用盡一切力氣去剝削底層勞工的勞力。甚至奪去美國民主與人權的價值。而這些苦悶的生活情境一直在中產階級和有錢人四周上演,但他們都視而不見。基本上就是一個龐大的共犯結構。而身在底層的勞工似乎永遠沒有可以翻身的一天。

讀完千頭萬緒,除了覺得我連加兩個星期班還抱怨東抱怨西的真是太不知人間疾苦了之外(至少我還付得起房租,回家還有大電視可看。),就個人的角度而言,其實每個人都處在自己生活的圈圈中,看不到不同階層或族群生活的方式。會以一種自我的價值觀來想像這個社會。

所以看完這本書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看待自己工作的處境。

 

alfredo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那天去誠品一時衝動就買了兩本新書,花了一千大洋(雖然是用禮券),結帳時店員還說滿一千二打八五折,害我又多逛了半小時想多湊兩百元,不過臨時要買也想不出要買什麼,而且兩百元其實在誠品買不到什麼東西,後來就算了。

一本是《平成年代的日本電影1989-2006》,厚厚一大本,是香港影評人舒明出的文集補足而成,開頭介紹一點日本電影簡史,說明為何從平成元年開始算日本電影的新一時期,然後是介紹這時期一堆活躍日本新舊導演和演員及其重要作品,最後則是按主題的一堆作品介紹,洋洋灑灑總共一百多部片,說是近年來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似乎可以作為找片的依據。

後來上網查博客來只賣400元,香港定價是港幣138元,誠品卻賣720元,是搶錢還是怎樣?

另一本是《哲學入門-想想哲學》,是東吳大學哲學系主任彭孟堯所著,會買這本來是想看有沒有哲學入門書,後來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推薦入門書,直說這本是首選,頂多當作被騙就買來讀好了。

因為才開始看,所以沒什麼介紹,純粹是購物記。

以上。



alfredo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正子人》(The Positronic Man)這本書中,時空就在《我,機器人》之後,所描寫的就是一個機器人試著要成為一個"人"的故事。

《正子人》是艾西莫夫在晚年時,和另一位作家席維伯格合作改寫艾西莫夫所鍾愛的較早期中篇小說《雙百人》而成,比《機械公敵》更早之前就被好萊塢改編成電影《變人》(Bicentennial Man- 1999),由羅賓威廉斯主演,我只看過那部片的後半段;由主角的選擇,可想而知是一部非常勵志、溫情,充滿人本主義的電影。同樣的,《正子人》相較於《我,機器人》,更具感情更動人,但我在讀的時候,同樣的矛盾仍然揮之不去,甚至更強烈。

故事主角安德魯最早是一個管家機器人,卻不知為何地擁有了藝術創造與欣賞美的能力,在主人的幫助下,他靠著設計製作傢俱賺了不少錢,成為歷史中第一個擁有財產的機器人,而後他甚至出錢打官司,成為第一個"自由"的機器人。接著他開始試著穿上衣服,改變外貌,連思想也變得越來越像人類。他研究機器人的歷史並且出書,為了更接近人類他還自力研究並更換成"仿製人"的外殼,讓自己可以吃人類的食物。最後他進而要求在法律上被承認為一個真正的"人",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甚至還違背了機器人的第三法則。

在安德魯兩百年的"人生"中,他不斷的變化不斷的思索併成長,但他四週的親友也一個接一個地出生然後死去。而人類社會也因他的出現,懼怕有智慧的機器人會給人類帶來威脅,於是從他而後的機器人被逐漸剝奪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與個性,安德魯也因此成為機器人中獨一無二的個體。

alfredo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就讀過艾西莫夫(Issac Asimov)的《基地》三部曲,最近買了貓頭鷹新出版的名作《我,機器人》,之後又跟人借了之前天下出的《正子人》,連成一氣讀了下來。在此就隨意聊一下我個人的感想。

《我,機器人》其實是一連串的短篇故事,透過一名記者訪問一位著名機器人心理學家蘇珊凱文,道出在艾西莫夫假想的未來中,關於機器人不同的發展所生出的不同故事。和電影《機械公敵》(I, Robot(2004) )只有概念相同,劇情則完全不同,當然兩部作品中共通的就是那著名的機器人三大法則

艾西莫夫以他構想出來的三大法則,來想像、討論機器人的行為與人類的關係,機器人從人類的幫傭,到代替人類從事危險勞役,後來甚至幫人類動腦發展科技,最後某種程度地接管了全球的經濟市場,其中還有外表與人類一模一樣的機器人,偽裝成人類當上了全球的政治領袖。而這些故事都牽涉到了三大法則的漏洞或矛盾之處,同時也映照出人性的不完美與對機器人的焦慮,構成這部帶點史詩味道的科幻小說。

我覺得這些故事大都滿有意思,只是太過著重於"假想"與"推理",變得像是以機器人為偵察對像的偵探小說。也許是先天架構的限制,這些短篇故事發表時間相隔許多年,在內容上也沒有很嚴僅的關聯。而透過這些"假想",除了玩弄許多推理解謎遊戲,以及機器人與人性的類比之外,1940-1950年代對機器與人的想像,拿到經過《銀翼殺手》和《攻殼機動隊》、《駭客任務》這些作品(抱歉,我只知道電影)後的今日相比,實在也說不上多讓人驚奇。不過畢竟本書是科幻界中機器人的始祖,比起上述那些有點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玄妙電影,其淺白有趣的推理情節和背後暗藏的啟發性也許更讓人滿足。

alfredo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伊朗長大》是作者Marjane Satrapi所畫的自傳性漫畫,總共四集。陸續在書店看完了,很好看,充滿了感情與坦誠的自省,許多面對人生苦難的掙扎軟弱,以及成長後的勇氣與智慧,相當動人。轉載本書的介紹於下:

大家對伊朗的印象是否只有戰爭、石油和宗教狂熱?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導政伊朗等中東國家戰爭連連?你又想不想了解伊朗的歷史?伊朗人民在政治動 盪下是怎樣生活的?
「 Persepolis: 我在伊朗長大」這套漫畫述說了一個伊朗女孩在伊斯蘭革命時期的成長故事。 Marjane 經歷了國王被推翻、伊斯蘭革命、與伊拉克戰爭等國家大事。伊朗作者 Marjane Satrapi 述說的是她本人的成長經驗。

作者 Marjane Satrapi 運用簡單的線條和黑白對比帶出這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大量黑色的運用令畫面充滿力量。隨著主角 Marji 的成長,大家可以深入地了解伊朗的歷史、政治和文化。

還是漫畫比較容易讀得下去.....。

alfredo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趁之前的連續假期又讀了一本小說,這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波爾的《大河灣》(A Bend In the River),關於這部書的內容可以看看博客來的介紹,節錄一段,以防日後連結失效:
奈波爾在這部寓意深遠的小說中,講述的正是歷史動亂、社會分崩離析的故事。印度、回教國家、非洲和南美洲地區的文化衝突,是奈波爾一生最關心的議題,而從《大河灣》中,我們看到部落之間的混戰、權力爭奪所帶來的令人窒息的腐敗和破壞﹔我們看到非洲人倉促被殖民者送進現代世界,茫然不知所措﹔盲目的殖民政府如何把非洲的天然資源搜括一空。我們看到急劇的變革、動盪的政權,帶來的是一群群飢民,以及形形色色、尋找發財機會的非洲人。奈波爾以無比豐沛的想像,將壯闊繁複的背景、各具特色的人物,交織出如史詩般扣人心弦的作品──《大河灣》。


本來以為會是一本很晦澀難讀的小說,結果看了前面一小段就完全把平日鮮少讀書的我給抓住了。主角沙林出身在東非印度裔的移民家族中,在非洲土生土長但又是個十足的的外來者,活在封閉的移民族群中。他不斷夢想著要脫離古老的傳統生活,於是他抓住了一個機會離開了家鄉,深入非洲大陸在一個村落落角開店,他原本以為可以享受白人殖民文化所遺留下來的生活方式,但他所見卻是暴亂之後滿地的廢墟,和疲累的非洲住民。他和許多移民懷著期望居留下來,希望脫離殖民勢力的非洲可以逐漸發達富裕,期望最後終於可以落地生根,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

一直到結尾,沙林還是屬於失根的狀態,而到後來他也越來越清楚他對人生的模糊幻想終究是不存在的。血統上的印度文化早就失去聯繫,教育和思想上的歐洲世界他更是無法融入,而他所在的非洲又陷入不斷地動亂、瘋狂的極權專制和民族意識,過去移民族群封閉的生活隨著時代也分崩離析。

小說裏談了很多東西,但最讓我有所感觸的是作者描寫在這塊土地上來自各方的人物,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和心路歷程,所有的一切都是關於對自身文化、環境與未來的想像。作者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以在我感覺上是超越角色本身的旁觀態度,不斷反覆描寫沙林對四週的觀察以及他自身的文化衝突,刻劃出一個苦悶且絕望的人像及其所身處的混亂時代。我覺得,這種苦悶和矛盾,只要活在曾被各種方式殖民過的文化裏的人,應當都不難體會。

算是開拓了我對非洲極為有限的想像。(非洲電影我好像也只看過一兩部)

這本書前面有段導讀,建議不要先讀,因為感覺上有點誤導。裏面把某些角色先給定調了,可是真讀到時又發覺不是那麼一回事。因為是第一人稱,角色的態度又隨著時間不斷變動,關於書中的人事物還是要由讀的人自行評斷才是。





alfredo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